来自学员的评价
Trainee's appreciations
关于交圈,赋能和协同--《从优秀到卓越》顾问工坊龙湖C*航道CEO健总与Eric老师对话
健总:比如现在更多行业,已开始在推行賦能型組织,就是职能部门,B1,B2…Bn,要求职能间形成互评模式。职能这条线里面,在整个业务单元和职能之间的这些配合度,自主交圈里面,他会在这里面有5个或者10个维度里,是不是可以自主去拉通其他部門,就是从B1,B2…Bn里面,这些职能总,能否相互去拉通。
Eric:厉害吧!很厉害的组织,他们就会讲这个。但是对不起,你是想问我一个问题还是做一个陈述?
健总:我现在就想问问题,在成熟的组织里是可以的,在不成熟的组织里,各个职能总他的视角、能力是不一样的,包括组织机制也不一样,其实创新企业这个阶段,大家在职能里自我保护是很强的,刚建立的组织,现在看到的是我的存活而不是如何配合。在这种情形下,如何破局?方法是什么?
Eric:健总,你可能会有一种感觉,我早年教这门课的时候,其实是没有这个板块,也没有管理赋能这个概念的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同学剛听到这个之后都傻在那里了,因为他在想那些CT和ET会有什么管理赋能工作?有什么管理贡献?他们没有想这个。其实这个观念恰恰就是你刚才问我的这个问题,我们就是要逼迫他们去做横向的交圈,因为我对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分标准,我不仅仅是要你把这些人培养出来,还要看你在这个动作里面有没有协同动作。我就举一个最精彩的例子,就是这个小组:大家请看,这个组里面有一个叫做“协同CT去共创标准”的贴。对于这个动作既然已经描述为协同共创,而且这里还要去协同另外两个部门,这里为什么要写这个话,当然这个写的还不够好,你们看到他是大佬级的,他要拉通营销和运营。我们要不写出来的时候,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他该干的活,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这个意识,但是我把他写进去了,我就要评价他对这件事做的究竟怎么样,是打5分还是只能打1分呢?作为一个专业人士,锁定客户目标是他的行活,他做得非常好,专业上我打了5分;但是他协同做得不够好,只能打两分。就让他看到在这上面他必须以后要去加强,就是要逼迫这些中台的人,他们互相之间要交圈,但是这个交圈的这个描述,必须要在这里面写出来,否则你就是空泛的。我不允许他们在专业上过多的发力,要他们在协同上去做发力,就是逼迫他做这个动作,这也是我教了很长时间后,发现他们为什么每次都会跳到专业里面去,就因为他不想在管理上面去做协同,他就不想做拉通。因为他觉得这个不是他应该去努力的方向,但是我们加了这个评价在里面,他就不得不去做这个动作。实际上这就是大家刚才写不出来的,恰恰就是你刚才问我的问题。
健总:确实有时是越专业,其实职能间的壁垒就会越深。他会把一个项目搞成一种平衡。
Eric:对的,所以大家要注意: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加了管理赋能和管理贡献?恰恰就是为了解决刚才你这个问题,以前大家都不考虑这个,因为我们龙湖也是一个很强调专业性的管理公司,也是会有点偏到这边去了,但是我们就是逼迫他们必须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交圈,形成协同,而且对他的责任来讲,他拉通的核心是什么?是在这里的拉动,对吧?就像营销和运营之间要形成拉通,其他的板块也是这样,所以你们只是写协同是不够的,这里有一个叫协同CT,对吗?最好是写清楚要协同什么?你要协同的是他的左端还是右端还是前后端?而且项目经理要为此对他进行评价,是一个远超的协同?还是一个超越的协同?还是一个达标的协同?还是一个有待改进的协同?还是一个不合格的协同!但我们做这个事情不是一个硬杠杆,只是要他们知道自己工作上有短板,他要去补,理解吗?当然也让我们更看清楚这个人他的画像究竟是哪一类:是一个专业画像的?还是管理的画像?还是说这个人有机会跳出来成为一个全视野的SUPER B的画像?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评价模型去实现……